自年伊始,新冠病毒便开始在中国蔓延开来,截止目前,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万,死亡人数也已经近3千,无论是这两项数据中的哪一种,相比年令无数人心有余悸的SARS病毒甚至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能力之强,专家强烈建议以市、镇、村、家为单位,施行逐级自我隔离,减少病毒传染率,将病毒尽可能地扼杀在摇篮里,这就要求大部分人员除采购生活必需品之外,需要取消春节前后原本的郊游、远行计划。但随着复工日期的临近,以及近一段时间以来防护意识的提升,如何保证汽车车内的安全,开始逐渐被人们以及车企重视起来,同时也就对车内空间的安全指数有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作为家之外的个私人空间,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为了提高车内防护安全指数,打消消费者顾虑,车企们推行、实施了一系列“保命措施”。那么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截止目前在车内都出现了什么样的“”。滤芯党从疫情开始受到重视之后,专家们所推荐的N95防护等级的口罩一时间成为消费者们的需求,甚至有网友调侃:“努力了一年的猪肉,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跨年的时候被口罩打败。”正因为如此,口罩一时间成为了民众的“必需品”。而复工在即,为了保障车内空间的安全,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车企,第一时间都在考虑能否为自家的爱车带上“N95口罩”,这样既可以无忧无虑,又可以在车内顺畅呼吸。为此,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刻,车企们就投入到了为车辆戴上“N95口罩”的研发工作中去。时至今日,车企们也确实拿出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成绩,其中占据绝大多数的便是可以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过滤的系统,以及更高防护等级的滤芯。在这方面,吉利汽车首当其冲,号称推出了国内、行业中“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此举也带动了诸如红旗、北汽、比亚迪、东风小康、一汽轿车等车企们的不断跟进;另一方面,以荣威为代表的上汽集团也在极力构建自诩的“N99”级防护体系,全系车型已经搭载了更高效的空调过滤器,据悉对病毒载体飞沫核的过滤效率达到了95%以上。当然,还有更多的车企推行了滤芯方面的更换、升级措施,在此不再赘述。然而上述所谓的“CN95”“N99”级别防护,被曝出存在与实际宣传不符、存在营销嫌疑、类似条例早已在年推出等问题,遭到了一致的批评与吐槽。但在头条君看来,车企们固然是想要推出更加有效,更加专业的举措,可疫情发展迅猛,增速之快超乎想象,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反应时间。同样的,面对用户诉求,其它车企不断高调宣传两方面的压力,造成了许多车企在防护方面的“无中生有”,营销的权宜之计自然也出现了些许漏洞。真要说非得埋怨谁,或许和第一个借此达到营销目的的“吃螃蟹者”不无关系吧。高温党周所周知,36°左右是病毒最适合的生存环境,为了达到抑制病毒活性,甚至杀死病毒的目的,身体会主动地提升体温,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发烧。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事实上,不光是艺术和电影,科技的进步动力,也有一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的发现。例如蝙蝠和雷达、苍蝇和蝇眼照相机等。所以,如果将汽车看为一个人体,那么只需要提升车内的温度,即可产生对病毒的抑活、杀毒效果。对此,广汽新能源和小鹏等车企采用了类似的防护理念。广汽新能源埃安首先参考了滤芯防护理念,更换了相对更加严格的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中文为高效空气过滤器级滤芯),在通过将滤芯加热至60℃并保持30分钟以上,达到抑制、消灭病毒的目的。小鹏汽车则更加直接,通过将空调出风温度调整至56°C,来持续对车内空气进行1个小时高温杀毒工作,达到消灭病毒的目的。当然,该功能需要通过手机APP操作,并需要保证车内没有任何生命体存在,消毒过后车辆需静置30分钟以上才可以进入车内。目前,该功能还未推出,小鹏官方表示将在日后以OTA的形式推送。虽然想法是好的,但头条君仍有一些疑虑,首先是何时会推出此功能?其次是完成整套操作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所消耗时间是否过长?最后是,当操作完成后,开门进入车内,开门导致的空气流窜,是否会让之前一个半小时的努力化为虚有?中药党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双黄连等药物能够有效针对病毒的谣言层出不穷,抢购到双黄莲蓉月饼的事例也让人啼笑皆非。就在几周前,中药能够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消息再次传播开来,这一次,国家卫健委并没有予以否认,而是称正在积极测试可行方案,探索一切可能的办法,民众可以在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