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凤牛年牛事

牛年牛事朱玉凤??又逢牛年,曾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我,不禁想起了七八十年代农村种田的重要帮手——耕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策实施后,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分田到户,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家中仅有的几亩地既要供养全家一年老小的生活,又要完成国家的粮食任务,所以得精耕细作。那时没有现代耕作工具,仅凭劳力是没办法完成农田的翻耕任务的,憨厚敦实、任劳任怨的老*牛便是农家人种田不可缺少的活工具,也是咱农村人生活的命根子。农家人对牛的稀罕胜过对自己的孩子,平时,家中的顶梁柱都要亲自来呵护饲养自家的耕牛,倘若它有个三长两短,从不轻易落泪的家中老小都会伤心地掉下泪来,并且好长时间都无法走出痛失爱牛的阴影。牛的金贵是因为它成长慢、价格高,农民买不起;还有,当初农村田地如果没有牛的翻耕犁耙,种子和秧苗怎么能入地、生长?白花花的大米又从何而来?“养兵千时,用兵一日”。冬天,应该是耕牛最清闲快活的时候,但农家人却不敢怠慢,每天清晨照例要去打扫牛屋、早晚两次把牛牵到干净的池塘边喝水、一日三餐在牛桩前放足精选的稻草。有太阳的中午,主人把牛系到大树下,它悠闲地摇着尾巴,一面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面慢慢咀嚼早先囫囵吞枣吃下的稻草;夏天,放牛娃们早晚把牛牵至长满绿油油嫩草的田野上,牛儿埋着头专注地一口一口地啃噬着晶莹露珠裹挟的大餐,一面用它的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来回甩动着,驱赶叮咬它的苍蝇蚊子。遇到农忙时,牛的体力会跟不上的,这时主人会想方设法给它喂些用水泡过的*豆、油饼,并补加夜餐——青草来增加营养。牛的体魄与主人平常的精心饲养分不开,更和它年龄有关。炎热的夏天,连续的劳作人都吃不消,更何况天天超强度工作的老*牛呢!在赤日炎炎下,在稀烂的泥地里,牛架着木枷头的肩膀早已血肉模糊,但还要拖着沉重的犁或耙。主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撇撇”声不停地吆喝着,如果此时牛的动作稍微缓慢些,主人便会一边大声呵斥着一边扬起鞭子。听到主人提高了嗓门,老牛便立马加快了步伐。可不一会儿,它的脚步又不自觉慢了下来。这时,只见空中的鞭子瞬间狠狠地落下,老牛忍着疼痛,咬着牙齿,拖着铅一样的脚步亦步亦趋有气无力地继续前行着,直至完成任务……其实,挥鞭子的人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因为种庄稼是讲时令的,而季节却是不等人呀!鞭子虽是打在牛的身上,而疼却烙在主人的心上……回来的路上,老农赤脚踩着滚烫的泥土,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抚摸着牛背,缓慢地行走着,此时,他们的感情又融化在“踢踏踢踏”的脚步声中……牛吃的只是草,耕种的却是养育我们的热土,它拉下的屎和尿又可以用来肥田,牛肉、牛奶还是不可多得的营养滋补品……唉,牛的全身都是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我们再也不用牛来耕地了,可曾经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又怎么能忘记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下,老*牛为我们落后的农村、乃至全国人民立下的汗马功劳呢!它不就是我们七、八亿勤劳善良、默默奉献的农民的化身吗!?牛年伊始,生活在和平幸福新时代的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和老*牛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用扬鞭自奋蹄!朱玉凤,文学爱好者,在平时生活中喜欢观察和思考,喜欢记录下一些零星感悟。无为往事▏朱玉凤:咱无为农村人清明节特稿▏朱玉凤:外婆朱玉凤▏故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jt/10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