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养生方面,我们却可以适当地懒。已经退休的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教授曾说:“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特别是老年人,不要患上慢病后拼命锻炼。40岁前必须锻炼,50岁前适当锻炼,60岁后不锻炼、多保养。” 可见:老年人养生保健,不要太勤快:勤快吃、勤快动,有时候讲究懒艺术、辩证地懒、科学地懒、高水平地懒,从而懒出健康,懒出长寿。长寿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长生。那么人类到底能活多长?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药物疗法,有望通过限制并修复细胞DNA损伤的方法治疗一种影响儿童的早衰疾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院长彼得·史密斯也宣称,随着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以及用于帮助人体自身修复的新药物的研发,人类寿命预期将很有可能达到岁。人人都想长寿,人人都想健康,自古帝王有多少死于追求“长生不老”的路上?随着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现代化的工业水平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过这远远不够,离“长生不老”还有十万八千里啊!不过最近,来自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科学家却提出,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减少卡路里的摄入”达到更为长寿的目的。限制卡路里,就是减少餐盘子里诱人的饭菜的量。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通过限制卡路里的射入,能够明显有效延缓蠕虫、苍蝇以及老鼠的衰老,也就是说,在小型动物界,卡路里摄入限制是延长他们寿命的最佳办法。科学家们曾在实验用的小白鼠身上做过类似试验,发现:那些被限制卡路里射入的小白鼠的寿命要远比正常进食的同类长得多。有人或许会说:“在小型动物有效不代表对人类有效。”但科学家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NIA与威斯康星大学同时开展了一项长期实验,实验旨在通过限制恒河猴的卡路里摄入从而延缓恒河猴的老化。在试验中,所有的猴子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其身体正常运转必备的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只是有一半的猴子会被减少摄入30%的卡路里。猴子谢尔曼就是那些“节食猴”的其中一员,在实验开始时的年它16岁。由于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与各种元素,虽然在热量上它被限制减少了30%的射入,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饥饿的现象。谢尔曼也是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长寿的恒河猴,比其他同类长20多年。当那些年轻的猴子开始经历衰老疾病以及死亡时,谢尔曼却表现的似乎无法衰老。那些被限制摄入卡路里的猴子不仅看起来更加年轻,毛发也更加旺盛,皮肤没有松弛,与标准喂养的猴子相比身体健康,癌症比如肠道癌发病率降低了50%以上,血糖均为健康,患有因脏病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以上。尽管它们是猴子,但凭着与人类93%相似的DNA,我们不能不重视这样的一个实验结果。一位参与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表示:“目前,我们已经能够使用技术手段延缓灵长类动物的衰老,且效果明显。这意味着机体老化本身是可以被外部干预的。”虽然吃的不太好看起来可以帮助猴子长寿,但是限制卡路里对于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我们的老祖宗饿怕了,对于高热量食物的喜爱被根植在了每个人的基因中,而且现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容易获得高热量食物。饿不饿?想不想吃?对于人类,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科学家也进行过相关实验,他们将名健康的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允许随意吃饭,而另一组只进食25%的身体必要的食物。两组成员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体检。两年的持续研究发现,在限制射入的人群中,血液中对人体有利的胆固醇在所有胆固醇中的比例增加,而影响恶性肿瘤形成的物质则降低了四分之一,糖尿病迹象下降了近50%,也就是说他们的血液工作压力明显要低。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冬眠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如果人类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史密斯认为对于一些身患重病或者绝症的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要面临死亡,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显得非常宝贵,如果将病人进入冬眠状态,那么呼吸降低的同时也会减少心跳次数,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等待器官移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艾伦从年起就开始研究深度睡眠问题,结果显示虽然深度睡眠更有助于深空飞行,但是冬眠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寿命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