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妈咪育儿经(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年春晚时有一档喜剧小品,*和*主演的《占位子》,讲述的是四位家长提前去孩子班级占“C位”的故事。
简单幽默的故事情节,逗笑观众的同时也反应出一个社会现状:家长对孩子的班级座位非常重视,普遍认为C位是最佳的“学霸区”。
普通父母也都是这么认为的,正值开学季,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坐在“学霸区”,将来肯定能成为学霸,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看看老师怎么说。
开学后排座位,“学霸区”是中间吗?看老师揭秘“座位”讲究
曾在网络上有一项名为“班级学霸区在哪”的投票,在5排6列的常见班级座位图中,90%的父母认为是中间的“C位”,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座位正对讲台,便于全方位看黑板,还不会看不清耽误学习。二是距离老师比较近,即便孩子上课有小动作也能及时被发现,迫于老师的威严不得不认真学习听讲。三是无论老师在哪,C位的孩子都不用侧身,对颈椎好。家长们都认为C位是“学霸区”,可老师并不是这样安排的!
老师揭秘了班级座位的“奥秘”,真实的“学霸区”应该是最后一排,跟父母想的完全不同,又靠后又偏僻,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老师安排座位的“四大讲究”就明白了:
1)智商高的孩子“个头”也高
孩子从小到大,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智力发育都是同步的,跟饮食、运动、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一个班级里,孩子智商高往往代表营养跟得上,大脑发育得更加完善,智力也相对更聪明。
老师们处于对个头矮小孩子的关心,只能把真正的学霸们安排在最后一排。
2)班级“一带一”策略
老师们注重的是班级整体的成绩,俗话说“一颗苍蝇屎坏了一锅粥”,老师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进步,于是施行“一带一”学习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跟一个学习差劲的学生做同桌,来带动那个学习不认真的孩子。
所以安排座位时,不是所有好学生都能坐在C位。加上教育制度逐步模仿国外的“小组讨论式”课堂,班里的每个角落可能都会有“学霸”。
3)跟学生“性格”也有关
每个班级都会有“积极分子”和“安静学习”的孩子,那些上课过于积极地孩子总喜欢接话茬、出风头,影响老师上课进度。
因此,为了保持课堂的高效学习状态,老师会将“积极分子”分散开,或者安排在离自己近的C位,便于管教。
4)孩子的上课“专注力”
学霸们上课都会认真听讲,不认真听课的孩子专注力也差,上课走神、开小差、交头接耳......l老师往往会将这些孩子安排在C位,真正的学霸不需要过多管教。
学霸跟“座位”无关,这两点做好了,孩子离“学霸”越来越近
开学后孩子坐在哪里跟成绩无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在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营养前提下,孩子的智商就能达到正常水平。
想让孩子智力发挥在学习上,座位知识外界条件,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做好以下两点,孩子离“学霸”越来越近。
1)注重“学习方法”
不论做什么,掌握对了方法都能事倍功半,学习也一样。
专家经过多年实验观察发现,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预习—笔记—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笔记记下超出记忆力的部分,复习重现记忆,巩固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清华北大学霸日记》详细地记录了学霸们的学习方法、技巧、心得,对孩子学习助益。
2)学会“劳逸结合”
死读书最后终会成为“书呆子”,工作累了可以旅游放松身心,学习累了也需要娱乐休闲。适当带孩子去户外郊游、散步,不仅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还有助于开发大脑,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成效显著。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