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访谈日期:年6月“投资不是比哪一个方面犀利到极致,而是看谁的弱点更少、理解更系统,这才是投资人自我修养的重点。”本期《红周刊》、雪球网与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栏目嘉宾李杰先生(雪球ID:水晶苍蝇拍;《股市进阶之道》一书作者)将“理性,辩证,中庸,守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对投资最关键的认识只有两点,第一是理性,第二是要有全局观。所以我更强调首先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人,其次是对投资中的各个要素有均衡的理解。”作为一个在学历和专业资历上毫无优势的普通人,李杰从一个服务员到IT职业经理人,再到通过股市实现财富自由,他是怎样完成一步步的转型?又是靠什么实现了一名散户到知名职业投资人的快速进阶?这一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感悟总结,也许正是突破广大股民们“七亏两平一赚”魔咒的一把钥匙。上篇·投资理念好生意、好企业、好投资《红周刊》:近8年的投资历程一路走来,您总体的投资业绩怎么样?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李杰:我的投资记录方式不是“股票收益率”,而是“流动资产收益率”,因为作为职业投资人,漂亮的数据本身对我并无意义——比如股票年收益率80%,看似非常不错,问题是股票占家庭财富多大的比例呢?所以对我而言,整个流动资产(包括除固定资产外的所有证券资产、现金、存款、债券、信托等)的增长率才是最关键的,它涉及到从大类资产的配置到具体股票组合再到个股选择的一个完整动作。自年起到年我的流动资产增值大致在22-25倍之间(最初几年的数据不是很精确)。这其中分为两个阶段,-年获利6倍左右,年回撤18%,之后到年的5年间又增值4倍左右,这些收益几乎%是由股票投资获得的。回头审视,获得这个结果非常幸运。特别是在第一阶段完全凭着美股和A股的大牛市而获得较高收益,可以说完全是运气使然。而第二阶段是我个人逐渐从懵懂到开悟,再到逐渐对投资的认识体系化的过程,其中、年属于试探和摸索,但市场整体环境决定了收益较好,和年市场环境非常差,我的收益也很平淡。但那时清晰的意识到了重大机会正在来临,所以坚持耐心的等待并在年下半年终于迎来战略性的机会,因此年的收益率较高。其实我并不很看重年度的收益统计,因为其截至区间的市场定价有一定偶然性。一个标的相差3个月其价格可能就差距30%,而从一个连续的观点来看这种偶然性就可以得以平滑。所以我并不苛求每年年末那一刻的数值,更不在乎月度的收益,而更看重资产在一定区间内经过平滑后的一个结果,也看重获得这一结果的市场背景和承担的风险系数。我最大的体会是一定要相信复利的威力,在没有重大操作意义的环境里以耐心等待不出现重大失误为目标,而一旦重大机会出现也要富有行动力——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每3年左右大多会出现一次很好的机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断增强自己的投资素养和判断力。历史的收益是一个客观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到东西,那才是未来良好收益的种子。我觉得很幸运的是,在此时此刻,我在物质和知识乃至于精神上的准备都要比以前更加充分。《红周刊》:证券市场上有失败的专业者,也有很多成功的业余选手,您觉得您的思维逻辑和一般的投资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李杰:如果我们把投资作为是金融证券这个专业的“专利”,那么一个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做好确实是挺奇怪的。但事实上证券投资并非任何金融专业所能教授的标准化课程。除了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这些必要的硬知识的掌握并不困难),投资更难的其实是在于对待不确定性的思维方式、对决策所涉及的复杂要素的平衡能力、保持理性和抵抗激烈情绪反应的品质,乃至于对社会发展大势和根本规律的认识和思考。这样来看,我们就不会奇怪于为何那么多的“专业人士”竟然屡犯低级错误,而很多“毫无背景”的人却能成功了。坦率讲,我是一个相对较为理性的人,也是一个比较重视逻辑和证据的人,这种特质可能确实对投资有一定的帮助。我个人觉得自己做的较好的一点是:既清楚的知道自己算是个聪明人,但同时又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聪明人最麻烦的地方就是喜欢耍小聪明,喜欢走捷径,喜欢挑战高难度,这一切都会导致对自己的高估。而一旦你无法正确的评价自己时,你更不可能正确的评价企业和市场,那投资还怎么可能成功呢?《红周刊》:您曾经说过,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对于投资的理解,即是“好生意、好企业、好投资”,这里“三好”的基本含义是指?李杰:对初涉企业投资分析的朋友而言,千万不要陷入到企业零散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而是集中火力去想清楚三个问题:第一,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好生意?第二,好生意是不是就是好企业?第三,好生意、好企业为何也可能变成糟糕的投资?好生意就是最符合“DCF三要素”的生意特性,是从价值创造的根本特征上把握高价值的源泉;好企业则是指能将“对的事做对”的主体,寻找那种可以给予较高置信区间、能够将良好的商业预期成功转变为巩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现金流的有战斗力的组织;好投资,即是指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个要素的协调把握,也是投资的财务目标与投资过程中理想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平衡——说的通俗一些,一笔好的投资就是指在合适的价格、以合适的仓位、买入合适的企业(具体请参考《股市进阶之道》中的第十一章),同时也包括这种投资模式能让你健康、愉悦,并且可持续的、站着把钱赚了。换句话说,好生意就是寻找到商业世界中的富矿,好企业就是找一个最靠谱的矿工,好投资就是拟定一个最有利的合作协议。这个思路清晰简单又系统,可以避免很多“非此即彼”的偏激。《红周刊》:看完您的书,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与一般的价值投资者相比,您更重视“成长性”,从一开始接触投资到这样的理解经过了哪些心路历程?李杰:成长性的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说投资主要是赚企业经营的钱而不是市场波动的钱,很多人都会同意。那么企业经营的钱是什么?不正是业绩的增长吗?换另一个视角,股市存在或者股票定价的本质是什么?其实也就是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期进行定价和交易的场所。那些动辄十数倍甚至几十倍的估值,如果其中不是包含着对其未来业绩的成长预期的话,那又是什么呢?其实,如何去理解成长性才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成长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它取决其商业价值和生意的特征、取决于未来中长期的供需格局、取决于企业能否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充分调动起各项经营要素并且持续提升其资本收益率的水平,当然它也取决于企业家精神、战略规划和执行力。投资人与会计或者审计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