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选择不生气

有个小孩因为长得很胖,在学校里总是被嘲笑和捉弄,他很生气。只要有同学取笑他,他就会和对方大打出手,因此也总被老师请家长。

妈妈跟他说,你能不能不理他们啊,小孩说,不行,他们笑我,我就要打他。

后来校长请来了一位心理咨询师。这位心理咨询师来到班级上,跟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她把经常被嘲笑而愤怒的胖小孩单独一个人分一组,剩余的孩子分一组。

接着她对胖小孩说:“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他们会像平常一样嘲笑你,如果你能做到不生气的话,你就能得到元。”

”胖小孩说:“真的吗?”

“当然啊,如果你有元,打算怎么用呢?”

“我就可以买一辆一直很喜欢的自行车了。“

接着咨询师转头对着另外那些孩子说:”你们在这五分钟里可以尽情的嘲笑他,像平常一样,但不能动手,如果他生气了,那么元的奖励就给你们了。“

游戏开始。那些孩子为了赢,用尽恶*的话来辱骂和取笑他,伤人的程度比平常更甚。

而那个胖小孩呢,此时的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跷着二郞腿,嘴上轻吹着口哨,一脸轻松的样子,仿佛对面那些孩子骂的人不是他的一样。

很快五分钟过去了,胖小孩真的做到不生气,赢得了元,而对面的孩子们呢,骂也骂累了,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接着,咨询师再次跟孩子们说,我们现在把这个游戏再升级一下,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你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嘲笑他,如果他生气了,你们就能得到元,但如果他不生气的话,那这元就是他的了。

的结果就是那帮孩子不玩了,而且他们也再没嘲笑过那个胖小孩,胖小孩也没再因为这个事而跟同学们打过架。

当遇到别人无理的嘲笑,谩骂,指责,我们会生气,愤怒,憎恨,其实都是很正常的,我们也拥有生气的权利,我们也想要反抗,表达愤怒。

但是,我们虽然是能生气,可是我们也能选择不生气啊,这个主动权是在我们的手里的。就像上面那个跟别人打架的孩子一样,他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可以自主选择生气或不生气的。

首先他自己不生气,那么任别人怎么嘲笑,对他都是无效的。别人要无故挑衅,要嘲笑,要怎么做,那都是别人的事,我们没有办法控制。

但在愤怒生气后,要怎么做,怎么应对,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是我们可以自主做到的事。要明白主动权始终在我,而不在他人。

如果在生活中很不幸的受到粗暴的言语攻击和他人的恶意,除了可以做些理性的反击外,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置之不理。

特别是发生在网络上的暴力,大不了就把手机一关,任他们怎么说,你又看不见,他们还能怎么着你。

太阳底下无新事,他们也没有那么的”情深意长“,有些事说两天没有下文了,就都无趣了,便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那些善于在此兴风作浪的人,就如一群可恶的苍蝇一般,只要你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便不能拿你怎么样。

这让想起了最近因跑腿费而被网暴后轻生的女孩子,真的让人很痛心,在强烈指责躲在网络背后杀人于无形的那些凶手们外,也许我们可以借此深思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点什么,或者就是从关掉手机这个小事做起呢。先不看,不理,让自我的内心感受好些,情绪稳定些。

我们自己先把门给关一关,等那群苍蝇飞走了之后再开门,是不是会好一些呢?钥匙在你的手里,开不开门只能你说了算。

你可以生气,但你更可以选择不生气,你是你自己的主人。

半醉四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zz/10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