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知道德国小兄妹这是年5月发布的一篇分享,貌似当时很多图片都显示不流畅,今天重新发布一次。。。7年过去,现在再回头看,当初这些绘本对4岁孩子来讲,还是很有乐趣!爸爸妈妈们不用有压力,给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绘本,孩子喜欢多少,读多少,学多少,都不是重点。。。尤其关于孩子学画,越晚越好。。。11岁前原则上不要教授孩子任何技法。。。相反,欣赏各种画作或博物馆,是再多也不为多:)每个孩子,从画画的想像力方面来讲,都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但事实上,抽象的思维到具象的描绘,对孩子来讲,是一个颇遥远的距离!而绘画能力,是保证孩子对巩固绘画兴趣的最有力工具!从来没有指导过童一画画,每次他想画,我们只是提供他笔和纸,看他从歪歪扭扭的线条开始,慢慢的到流畅而坚实的线条,然后有各种他喜欢的形状,到后来他终于懊恼的说:“妈妈,阿迪不会画猫咪!”过了春节,每天下午放学后童一参加了一个画画兴趣班,是幼儿园组织的,有次我去接孩子,发现是老师挂了张范画儿在黑板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每人一张8开纸临摹,孩子们的造型能力都还不具备,能让孩子放手发挥的可能就是涂颜色了!有人说,为了发挥孩子的无限想象力,最好什么方法都不要教授,不然就“框住”了孩子的想像!曾经随手在纸上给童一画过一次简笔人头,结果后来很久,他只要画人就是这一条路子,偶尔根据构图给他画了半个太阳,结果后来又有很多类似的太阳出现在他的画纸上!绘画技法,我认为,孩子什么时候学都不晚!(童一奶奶60多岁才开始画画,而她老人家根本就没学过任何绘画技巧,她只是娴熟的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能准确的抓住风景或人物特征,从而用自己的方式去绘画!)但如果孩子一点儿方法也不学的话,很容易让他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对画画的兴趣!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孩子喜欢,他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去保持画画的兴趣,例如大侠小时候就喜欢乱画,偶尔捡到一本戏剧画册,临摹了很多古装仕女,后来出黑板报办校刊,学会了根据版面临摹或创作各种插图,真正的开始学画画,已经是高中生了,那时才开始系统的学习了高考素描/水彩/图案等,然后考进大学并系统的学习了服装设计的各种课程!印象很深的是学英语时各种外教课,发现那些老外们都能用简笔画在黑板上随手画些小动物或各种形状,我就在想,我们小时候也上过各种美术课,但长大后我们这种随手画的能力都很欠缺,不知道是我们的美术课上得不扎实,还是后来我们根本丢失了随手画的兴趣?!所以我觉得,孩子掌握些绘画技法,就像会使用一种工具一样,除了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绘画兴趣,应该于他们的想像力也不会有太多伤害吧!我在想,如果童一会画10种太阳,或者会画10种人头,那么等他再需要画太阳画人头时,他就不会千篇一律了吧?掌握一点儿绘画能力,应该不是想象力的洪水猛兽吧!及时的发现了这套书,不管是使用的技法,还是表达的形象,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用手指,例如用字母,例如用数字,或者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轻松的学会了画他喜欢的小动物,例如小猫咪或者小肥猪!同时,作者还相关的拓展孩子的想像,同一个字母,可以变成很多不同的小动物,这也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更多兴趣和乐趣!当当简介: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游戏天性的释放,他们凭借了变幻莫测的万花筒般的想象力,让色彩和线条如繁花密草一样,在纸上奋张挥洒。他们的绘画才艺与生俱来,而且与曰俱长,日长日新。这套《我来画》丛书,实在是一套精妙的幼儿读物。作者尊重儿童快乐的天性,把学习画画变成了有趣的游戏,摒弃了枯燥的说教和繁琐的模式训练,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就地取材,把手指、手印、物体、字母、数字……都当作绘画的素材,稍加生发和补充,一幅画就展现出来。绘画变得如此轻便自然,一呼即来,点染即得。这套《我来画》告诉我们:幼儿学画是想象、是联想、是发现、是创造、是游戏。作者深谙儿童心理,尊重儿童天性,倡导游戏精神,是一套教孩子像孩子一样学画的书。这是用字母“M”为基础画得三只小猪,哈哈这是用数字“6”来创作的小猪。。。。而这个是根据奶瓶来画的小胖猪这个四脚朝天的小胖猪,是由两个圆组成的。。。。手指画:一只蜘蛛,边上还有蚊子/蜜蜂/苍蝇/蜗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昆虫。。。。。用手影来画的蜗牛,孩子一看就能临摹。。。。下面这套阿罗有支画笔,特别有意思的是,阿罗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他的各种冒险历程都是他先想出来,然后再画出来的!阅读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页会是什么样子,很有期待感!这套书可以让孩子知道想像和现实原来可以这么接近,只要你能想得出来,阿罗就能画得出来!故事感也很强,读的时候发现对4岁半的童一还有点早,不过,他倒是很喜欢这个会画画的小孩儿,呵呵小孩子欣赏或解读名画,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是,这套书,却很天才的让小伙伴认识了一大堆的名画,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和凯蒂一起,在美术馆里面,和名画的主人公们一起嬉戏或冒险!大人觉得这种想法有些夸张,但是童一不这么认为,他很羡慕凯蒂,而且,他也根本不知道那些名画就是名画,他只是觉得凯蒂遇到的人都很有意思,装束/环境/情节等,都很特别!其实那些画家的名字,各种流派对孩子来讲都太抽象,孩子们只挑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看:“凯蒂拿了一把向日葵,凯蒂和蒙娜丽莎一起逃跑,凯蒂遇到了一只小狗”等。。。童一觉得凯蒂很有意思,因为她可以和画里面的人一起玩儿,希望下次带童一去美术馆,他不会也向蒙娜丽莎伸出手:“我可以做你的好朋友么?”或者发觉他并不能像凯蒂一样钻到画里面而沮丧。。。。凯蒂现在看到的还是原画“小公主”,这页上的“小公主”就是画家重新画的小公主了,凯蒂进入到小公主的世界。。。。。这种对比特别有趣,连童一也发现了:“妈妈,小公主的裙子好大啊,现在没有这么大的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