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气候变暖及生态环境的改变,以鼠、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为主力*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从食品生产、储运到销售乃至后置处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食品生产的质与量,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农药残留现象的时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有害生物(病媒生物)如何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的呢?
1.有害生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或者盗食食物,影响食品的质与量;
2.有害生物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人食用后发生疾病;
3.为控制有害生物,不合理的使用杀虫剂而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体的危害不能小觑。
那么我们来看看哪些有害生物(病媒生物)能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呢?
1.在食材生产环节,主要有野生鼠类通过盗食农作物,减少产量,如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等,其中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宿主,黑线仓鼠是流行性肝炎和蜱传性斑疹伤寒病原体的传播者。
黑线姬鼠
大仓鼠
黑线仓鼠
2.在食品储存环节,常见的有害生物有鼠,还有一些昆虫,如玉米象、米象、印度谷螟、赤拟谷盗、书虱、皮蠹等,这些昆虫除了损坏食品、降低食品品质外,由于它们的存在,导致食品易发生发热霉变,产生真菌*素,如*曲霉*素、呕吐*素等,直接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3.在食品加工、销售及消费等环节,入侵的有害生物就是我们常见的病媒生物了,如鼠、苍蝇、蟑螂等,主要能引发霍乱、 、肝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
鼠类有:褐家鼠、*胸鼠、小家鼠等;
褐家鼠
*胸鼠
小家鼠
苍蝇有: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麻蝇等;
家蝇
大头金蝇
丝光绿蝇
蟑螂有: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等。
美洲大蠊
德国小蠊
黑胸大蠊
如何防控侵入到餐桌上的有害生物呢?
步是做好农田鼠害及病虫害的防治,保障农作物的质与量。
其次是在食品储运、加工、销售及消费环节,开展有害生物,主要是病媒生物的防制。目前防治手段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现阶段考虑到食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食品生产领域已慎用化学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禁止使用化学杀鼠剂,因此提倡在搞好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建议在做好防鼠防蝇设施的同时,对入侵的病媒生物多采用物理防治方法:
灭鼠:鼠夹、鼠笼法、粘鼠板法;
鼠夹
鼠笼
粘鼠板
灭蝇:粘捕法、诱蝇笼法、诱蝇灯法、使用苍蝇拍;
诱蝇笼
诱蝇灯
蟑螂:粘蟑板法、开水烫杀法。
粘蟑板法
开水烫杀法
文编:米粒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