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吃动物”的主题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因为历来人们只看到牛吃草,兔子吃青菜,从来没有看见倒过来的情景。
这里要向你介绍的是一些专门靠捕食小型动物为生的植物,也称为食肉植物。这一类植物为什么要吃肉呢?
这是植物在环境的逼迫下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应。食虫植物生活的地方,土壤中缺之氮素营养,植物就不能长大,为此它以昆虫体内的蛋白质补充自身的氮素营养,
还有少量的磷钾等原素。它们捕虫的策略各有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具体看看它们是如何捕到小虫的。
今天先介绍,捕鼠夹式的捕蝇草
捕蝇草属于茅膏菜科,它的叶片分作两部分:下部为两侧扩大的叶柄,上部特化为一个蚌壳状的捕虫器,里面能分泌特殊的臭气。苍蝇逐臭,来到蚌壳状的捕虫器上舔食臭腺,
它的腿不断触动两侧各3根毛,捕虫器就会突然合拢,待苍蝇感到情况不妙时,捕虫器边缘的刺状结构已经把它牢牢地关在蚌壳状的牢笼里了。
为什么捕蝇草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关闭捕虫器呢?据研究,捕虫器上的六根感觉毛是关键,当苍蝇第一次触动这些毛时,捕虫器看上去没有什么反应,
但事实上它已经知道活的蛋白质来了,就准备捉虫了:两片蚌壳状的捕虫器中心不断向上鼓起,好像在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臭腺,实际上正在积聚捕虫的能量。
当苍蝇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动这几根毛时,捕虫器的两个向内鼓起的半球,就像一对有弹性的皮球突然翻转,合成一个圆球,把苍蝇包在两片边上有刺芒的捕虫器中了。
从可以看到关闭起来的捕虫器,并不是两片平展的东西合拢,而是两个半球形的东西合拢,把苍蝇包在里面。
这动作是靠弹性能量的蓄积和释放(苍蝇第一次触动那些毛的时候就开始蓄积能量了,平展的两半开始向上鼓起,充分展示出它的臭腺,
当它鼓起到极限时就像两个半球形的被翻转了的皮球,可以突然翻转回来),只需1/10秒就把苍蝇捉住了。
然后捕虫器分泌蛋白酶把虫体蛋白质分解、吸收以后重叉张开,等待雨水把虫体的躯壳冲掉,于是叶片又可以捕捉苍蝇了。
这种方式好比人们在捕鼠夹上放置一小块食物,引诱老鼠上钩。捕蝇草的智慧是不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