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句话的“灵*拷问”,并且无力反驳。

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咋一看好像很有道理,无可辩驳,非常符合我们国人的逻辑,因为我们有很多的类似的俗语已经深入人心了。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

那么这句话的逻辑到底错在了哪里呢?今天我们通过演绎推理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三段论来破解这个逻辑的漏洞。

所谓三段论,其基本逻辑是:如果大前提是什么,并且小前提是大前提的一部分或者同类情况,那么小前提也是什么。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我们再来看“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这句话,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肯定做错事情了,他才欺负你。我们通过三段论来看看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大前提:被欺负的人一定有错在先。小前提:你被人欺负了。结论:你肯定做错了什么,所以各打五十大板。

这句话的逻辑漏洞就是说话人的“大前提”出了问题,说话人认为人被欺负了就一定是有错在先,所以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被欺负的人也有错,所以都不惩罚或者各打五十大板。

这下我们知道了说话人的大前提“凡是被欺负的一定有错”是不对的,所以自然他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我们只需要反问一句“你认为被欺负就是有错对么”,就可以结束这个荒唐的对话。

其实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是通过三段论的方式进行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认为的大前提省略掉,这就导致了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些好像“三观不正”但又不好辩驳的话。如果我们拿三段论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逻辑漏洞就显而易见了。

你看xxx捐了好多钱,他只是为了逃税罢了……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你说他打球不行,你行你上啊……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话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

大前提:做好事的人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小前提:xxx捐钱了,他在做好事结论:XXX一定有自私的目的

所以他得出了XXX是为了逃税才捐钱的结论。“做好事的人都有自私的目的”这个大前提是多么的不经推敲,多么的漏洞百出,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滑稽可笑。

还有剩下的两句“三观不正”的话,大家自己用“三段论”来分析一下逻辑的漏洞在哪里吧!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wh/12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