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杰的临时沟通信看股市底部走到了哪一步

水晶苍蝇拍(李杰)的书应该是很多人价值投资入门的启蒙书。

几本书如果按出版顺序,更偏向于由术到道,第一本的《公司价值分析》因为包含了康得新这样的公司分析,很久之前就只能拿到影印版。后面2本则更像是对自己的总结和提升,已经有布道的意思。

一个成功的散户和成功的基金经理之间差多少?

起码在操作手段上,基金经理即使有看好的股票,也只能如文中所说上限15%,而一般的公募则是10%。

另外,因为有不断赎回的预备,则必须保留一定的现金,否则无论愿意与否,都要在低位卖出股票。

最后,最恐怖的还是清仓,一般为7折,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股市底部,但大佬机会空仓,大概也有这个的考虑。

芯片细分龙头紫光国微

用“特种领域芯片公司”这个关键词百度一下,则可以马上得到紫光国微的名字,不过一看这50+的pe,马上pass,连具体什么特种领域都懒得去了解,大概一直对于高科技≠高回报有着深刻的先入为主的偏见。

必须消费品龙头伊利

又是必须,又是双寡头,那基本就是牛奶。两个理由,内生性增长(靠自己利润来利滚利,不圈钱),pe低。

不过看了下,去年刚定增了多亿,第一个条件不成立,结合每年这么多投资,大于每年的净利,公司只有两个选择,加大杠杆和定增,现在结果看来是两个都用了。

医药服务龙头凯莱英

也许是药明,但是药明虽然是龙头但pe更高,不符合持有理由的pe低

但无论哪个,都是曾经的热门cxo,只是药明也是有可能被制裁的对象之一,如果是我,应该不会让海康的悲剧重演。

非银金融类龙头东方财富

用理财类减弱了券商的周期性,如果算上银行类,收益于理财类的应该还有被吹爆了的招行。

要知道,这是到目前为止理由里,唯一一个没写pe低的,用估值弹性较高来代替。

*工细分龙头中航xx

完全没研究过,最热的应该是这个系列,理由又是pe低,比18年的底部更低。

消费电子细分龙头立讯

写了“大客户”字样,很容易就想到苹果产业链,而苹果产业链里最大的是立讯。

理由还是pe低,只是,虽然行业好,苹果更好,但是最近都居家成这样了,很难说不受影响。

互联网龙头

能称上这个title的只有at两家,不过a应该不能走港股通,所以t的可能性大。

不但是比18年pe低了,而是处于历史最低点。

理由仍然是pe低,感觉写到这里,我可以把所有行业龙头年的pe找一下,然后如果低的就买入,起码可以组成一个类似大佬的组合

电子信息龙头海康

又一个pe历史最低点。

海康的事儿就不用多说了,基本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制x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力度还是有区别,如果传言成真,绝对是核弹级别。

大佬是传言出来前满仓的,但其他人要*可以,但是还是要注意仓位。

建材,可选消费,化学药,光伏,细分龙头

建材的话,雨虹是以前出现在书里面的例子,但是现在的pe跟20出头的理由有点不符合。

但是因为有“非房业务”,去年报里搜索一下,果然是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看了下伟星,年报里没有非房,大体应该是雨虹。

这里应该都是大佬认为估值合理的地方。

可选消费的话,大佬从来没有谈过白酒,应该也不是白酒类,其他则在能力圈外,猜也猜不出来了。

简单来说,如果估值高,就跟历史以及18年比较,如果估值低,20左右,最合适不过。

总而言之,大佬基本不拿银行,不拿能源类的周期股,也没有向白酒类靠拢。基本上都看好了中国制造这个行业,给实体制造业输出了足够的血液。

然而我们这代人在改开后,基本上没有正经地后退过,即使是年也一直在增长,没有想过还会开倒车,如今内忧外患,也反映在了这股市当中。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房地产,才跌了这么点,就备受各种实打实地呵护,而股市上,除了嘴炮支持外,真的是一毛不拔。

看完了大佬的持仓,我们不禁要思考,当没有了增长,我们应该拿什么来支撑我们的估值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wh/12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