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均在锐减,而城市用水量却在大增,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费逐年上涨。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有关水的一些往事。我家住的那个大杂院儿是南城的一条“死”胡同儿的深处。20世纪50年代我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院儿里没有自来水,我们院儿的水管儿是20世纪50年代末才安上的。是最细的四分管,安在了大门口儿。我们这院儿是五层院落,住在最后院的接一趟水得走来米的路程。用水的高峰时,水管旁的各种水桶、水盆要排一大溜。这在当时我们已经很知足了。因为在这之前,全院儿20多户人家全靠一个60多岁、人称“老王头几”的给送水。听人说,这个老王头儿祖籍山东,在解放前就是干这种营生的,送了一辈子水,人们都叫他“倒水的”。“倒水的”老王头儿住在周家大院儿。那时送水的大都用手推的独轮木车。而老王头几用的是一辆人拉的木车。两个大木轮子,木质的车箱呈椭圆形,高约有80厘米,长也就一米左右。从顶部往车内放水。在车箱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开关,是用木块和铁丝做成。用手一板木块,车内的活木塞就移开了,水便从直径约有4厘米的圆孔中流出。老王头儿事先卖水牌子。所谓水牌子就是竹子的小牌儿,每倒了一挑水,给他一个水牌儿,即3分钱的水费。他不收现钱,没买水牌儿的也可赊账。例如:给谁家倒一挑水,他就在谁家的门框上用滑石画一道。每一道的下部相连,上部分开,道画多了呈松枝状。什么时候把所欠水费还清了,再用湿布把画的道道擦掉。那年月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水缸。当那吱吱的车轮声在院儿外响起的时候,大人、孩子们便纷纷从屋里跑出来。这个说,先给我们家倒,我们家没水了;那个说,我们家早就没水了。于是,这个拉、那个拽,弄得老王头儿也不知先给谁家倒水好了。我们这条“死”胡同儿是个大上坡儿,老王头儿岁数大了拉车很吃力,所以他不爱给我们院儿送水。那会儿放了学回家一看倒水的还没来呢,便跑到胡同口儿等着帮助推车。就是这样,断顿儿的时候也常有妈妈那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吃水跟吃香油似的。”水确实是宝贵的,哪家儿都特注意节约用水。没听说有谁用墩布擦地的。到了夏天。妈妈都用雨水洗衣服。说是用雨水洗衣服“快”,洗得干净。下雨时总要接几盆雨水,留着洗衣服用记得一次家里没人,我用一节竹竿儿和一根儿筷子、碎布做了一个滋水枪在水缸里舀了一脸盆水滋着玩儿。妈妈回来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边打边说:看你以后还玩儿水不玩儿了。结果,“水枪”也被劈碎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这件事的印象仍然很深。直到现在,我也很注意节约用水,这大概和在那种环境下所受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全市统一熏蚊蝇天气炎热的夏天及初秋季节是蚊蝇猖獗的时候。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灭虫药品品种繁多,更有电热熏蚊器使用的多种药片供顾客选用。由此使我想起了过去京城组织统一熏蚊蝇的往事。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的夏、秋季节,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都要组织几次熏灭蚊蝇的全市统一行动。当时由各居委会发放,后来几分钱一包卖给居民一种叫“六六六”烟熏剂的灭虫药,各企、事业单位及公园等公共场所也不例外在同一天的同一个时间(都是晚上,记得是八时),有的地区吹哨儿、有的摇铃,人们听到后立即把药点燃,在屋里熏必须要把门窗关严,人们都到院儿里或街上,那会儿一到熏蚊蝇的时候。胡同儿里和大街上就特别热闹,男女老少都有,有坐在小板凳上纳凉的、有聊天儿的。一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打开门窗了。不但在房间里熏,院儿里的花丛中、下水道、防空洞里也要点上几包,几乎没有死角儿。蚊子、苍蝇及其他害虫纷纷葬身于一片烟雾中,熏一次要消停些日子。最值得称道的是,那时人们的步调完全一致,特别认真负责。一听说要熏蚊子了,便早早地吃晚饭,做好准备,绝没有敷衍了事的。这种精神不也正是现在所缺乏的吗?节日推荐歌曲闲暇时整理藏书,偶然发现一本书中夹着几页当年庆祝两个节日的推荐歌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我们曾经走过的那个年代。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几年,每逢“五”国际劳动节、“十”国庆节到来之前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都要由北京市文化局、教育局、工会、共青团等八个单位,为庆祝这两个节日向本市的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推荐几首革命歌曲,是由在京的几位词、曲作家创作的。歌片为32开本、印张4/16,由当时的“北京歌声社”编辑,“北京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每份歌片有五至七首歌曲,售价一分钱。这些革命歌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斗争生活。例如,年庆祝国庆九周年时的推荐歌曲中有“大跃进的歌声震山河”“工人志气高”“红旗颂”等那时几乎人手一份,由各单位组织教唱。大工厂企业还以班、组或车间为单位进行比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那雄壮、豪迈的歌声,要连续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此使我想到,现在,哥呀,妹呀的情歌已经不少了,我们的词曲作家们能否创作一些适合群众演唱的,歌颂新时期以来大好形势的歌曲。由有关部门像以前一样,在庆祝两个节日的时候向社会各界推荐,在全市掀起群众性的歌咏活动。我想,这种形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是有人对我说,你没有与时俱进,落后于形势了,你的这种观点太“左”了。是这样吗?各位读者,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