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输掉未知的人生,却忘记珍惜眼前的生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园地,你在那里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总之你要有这么一个地方。只属于自己的园地。

步履匆匆的现代人,因忙而盲,看不到生活应有的样子,而本期的图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另一种生活方式,触动及抚慰每个怕输掉人生,却忘记生活的年轻人。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是周作人的散文集,他是中国现代 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在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

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周作人的散文,平淡如水、自然如风,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正如鲁迅评价说,周作人的散文为 。

世俗之外另有一角纯净的所在

世界纷纷扰扰,喧哗热闹,我们太多人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生命本应具有的独立性。我们渴望合群,刻意把自己抛到一边,而去积极迎合别人的眼光。我们投身到滚滚如潮的世俗中,以世俗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此度过一天又一天,好像这样比较容易生活。然而,真正的安宁从来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坚定接纳自己后的一份坦然。要接纳自己,就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学会与自己相处。

对于外界,不必强融进去,那样得不偿失。

周作人说:“执着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复了解,至可叹息。”

如果得失之心太强,只看见自己的私欲,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活,就太可悲了。周作人认为,人生的很多欲望都有其虚妄性,因为那本不是我们真正的欲望,而是社会训导我们的结果。社会把我们驯化成了同一种人,赋予了我们相同的欲望。

我们总以为自己想要的很多,其实不过是被诸多社会纷繁所干扰。当我们真的这么以为的时候,就永远被一直看不见的手推着走,心里再也不复安宁了。而夜深人静时,读周作人,就能回归内心深处,看到世俗之外另有一处纯净的所在。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大多数时间,周作人都不喜喧闹,厌恶纷争,他很愿意与外界保持距离。他有一颗素净之心,时时要把自己从所属的一切人事纠缠中,解脱出来,遗世独立,以获得一种逍遥出世的自由和安宁。

对于周作人,孤独的时候,人生最为丰盈。其实,孤独从来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孤独。周作人非但不畏惧孤独,而且乐于孤独。

在周作人看来,人生说到底是大孤独,谁都无法帮别人生活,谁也替你分担不了什么。试图找到一个人完全理解自己,试图用语言担负交流一事,总不免失望。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话是鲁迅说的,但周作人也显然同意这种说法。

周作人时常只身去往偏远处,一个人野居,过一阵悠然自适的日子。人们说他有一种“居家和尚”式的淡漠,对亲情、友情都看得很淡,这是不无道理的。

他只对生活一往情深。正如前面所讲的,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一种自由健全的生活,他希望自己也能过一种自由健全的生活,如此才不算辜负了这一生。

他深深懂得,孤独的时候,便拥有了整个的自己,可以尽情的呵护和陪伴自己。孤独是一种最自在、最洒脱,也最繁华的状态。

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

周作人讲:“我的快乐只想在闲时喝一杯清茶,看点新书,无论它是讲虫鸟的歌唱,或是记贤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绘,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

周作人是个慢性子,向往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认为那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他拒绝功利性太强的行为,如果一切日常举止都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人生未免就太枯燥了。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他说,人都是有其个性的,所以要守住自己,保持住这种个性。我们都应该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园地。

“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范围就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有本了他个人的自觉,用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

愿你我照料好自己的园地,不让它变得荒芜,而设法使它肥沃起来。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的魅力在于它会告诉我们怎样过好这一生。周作人对世事看得很淡,总能把自己从一切人事纠缠中解脱出来,以获得一份安宁的自由。

愿看到这本书的朋友,能与这本书结为朋友,让它一直陪伴你,给你温暖,陪你颠沛流离。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用力过好每个日子,只要自己不阻挠自己,就能如自己所愿地生活。

让怕输掉人生却忘记生活的我们心动及改变

周作人,中国现代 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在他的早期同人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作人的散文,平淡如水、自然如风,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正如鲁迅评价说,周作人的散文为 。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来源:华景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zz/11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