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庄子是鄙视蚂蚁的,在他眼里,蚂蚁是卑贱的代表,因为它们群居于地下巢穴,阴暗而鄙陋。《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喽蚁。”曰:“何其下邪?”曰:“在梯祥。”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瓷。”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东郭子不应。
蟆蚁此处指卑下之物,不口稀秤、瓦霍、屎溺等更为卑贱之物形成视觉上、嗅觉上的同一体。这是庄子观察蚂蚁的自然属性后得出的结论。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即便世间最为鄙陋的地方也是存在的。观察“道”的地方可以卑下,因而他首先就比喻为搂蚁生活之处,其次为梯秤,再为瓦璧,甚至屎溺,一个比一个低贱。充分体现了庄子对蚂蚁的鄙视态度。
蚂蚁不仅身处阴暗、恶臭的环境,还喜欢追逐味道重的事物。《庄子·徐无*》载: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擅也。舜有擅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委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一页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
庄子一方面指出了蚁群“逐味而至”的自然习性,羊肉不羡慕蚂蚁,蚂蚁羡慕羊肉,因为羊肉有善气。由这个观点比附到“舜有善行,百姓悦之”,说明舜就有让人羡慕的行为,因此百姓都喜欢追逐于他。另方面体现出蚂蚁群聚特性,即从众性。以羊肉比舜,蚁况百姓,羊肉檀腥,无心慕蚁,蚁闻而归之。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悦之。此处形容的蚂蚁群体,也就是百姓的代指。
后,韩非子对蚁群“逐味而至”特性曾有刻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曰: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夫为门而不使入,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群臣,则生巨不费金钱,磊不用壁,西门豹请复治邱足以知之。犹盗婴儿之矜袭,与月危子荣衣。子绰左右画,去蚁驱蝇,安得无桓公之忧索官,与宣王之患耀马也。
子绰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系。
子绰说用用肉去驱赶蚂蚁,蚂蚁会越赶越多,因为肉是蚂蚁喜爱的食物,就和用鱼驱赶苍蝇一样,肯定会招来更多的苍蝇,这是对蚂蚁群体逐味特性的延伸描绘,将蚂蚁与苍蝇并举,表达对它们的贬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