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义礼有啥意义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灯下黑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有眼似盲。玻璃窗上乱撞的苍蝇,砰砰作响,虽然明亮可以看见远方,却看不到眼前的玻璃。能明辨他人的是非,对自己却一无所知,我们称之为灯下黑。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叫做黑抑或是迷,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称之为迷途。迷途不得志我们叫落魄,魄者气魄,活着的人才有,无形有相,表现出一个人身体健康,双目有神,作事积极,充满正能量。落魄了等于一个人死了一半,常见症状失眠或嗜睡,纵欲寡欢,抑郁。即便是千万年之久的黑暗不见日月光,只需要一盏明灯,瞬间打碎。在迷茫的人,只要心中智慧光起,如鸟出笼,争脱藩篱,逍遥乎游戏人间,无为乎以正四时。我们中国人称之有道。

道者可道非道,可道者道之用也,非道者不可说也,不可言说道之体也,引用《素书》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此五者可以正心明智修身齐家治国平太下,全书讲的全是道之用。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日衰,究其原因,社会趋利的发展,蛊惑了人心,使得人人不得其正,在加上西方文化的入侵,失掉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导致以西方文化的思想套路在解释自己的文化,从而消灭掉自己的文化,这是很可惜的事,我们的文化,首要教人正身正心,身心得正才能齐家治国,其先后之顺序不可颠倒,不可以用西方的哲学来套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是口头禅,诸子百家也不是哲学家,哲学是口头学问,于社会用处不大。诸子之学,必须在身心上体会实践方能正身心尝得其中滋味,不能当成学问,脑子里有了想了就行了,必须去修证,在身心上用功,要不然学问是学问,你还是那个你,空过宝山一无所获。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能用这是快乐的事,把自己的文化灭掉等于灭掉自己。我们以已经使用了洋历,以耶稣出生为元年,不要小看这个洋历,它是西方对中国的入侵,用了洋历等于认同了西方文化的大哥主导地位。好在我们的*英明,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近些年又提出了文化自信。我好像跑题了。但要说明一下,我国的阳历和阴历是合用的,初一十五,每月30天,正月建寅,二建卯……以此类推,大家可以自行去网上去找,这个是阴历,以月亮的圆缺为准绳。什么是阳历,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准绳,二十四节气,所以春节是立春的那一天,但是民国改成正月初一了,不过好在还有种地的,还有用到节气,还有算卦的使用的都是阳历,这个西洋历没有啥用,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

继续说道,以下皆引自《素书》,我个人的观点,《素书》里讲的道全是道之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用。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说什么是道,打了个比方人走路,就是道路,人在人道,狗有狗道,万物有万物道,日月运行,四时寒暑阴阳调和,万物生住坏灭的规律,我们称之为道,但万物却不知道此中道理,或是根本不知道发动那个是什么?这讲的是道体,道之体能生能有,能空能无,道之用变化万千使万物各正其道,道之相就是宇宙万物。

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每天都在用,却不知道为什么抑或是那是个什么?我们以为是我能,其实是道之作用罢了,我们不过利用万物以成就自己欲求。连我们也是道所起的千万亿作用中的一个极微的作用,如同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罢了。这句话主要是说,有一个道体能生成发动万有,易经叫形而上,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们所知的所不知的都是道的现象,用老子的说话“道可道非常道”可道就是道之用,常道就是道之体。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用?两方面,在道之用上要合于道,比如养鸡有养鸡的道,种地要有种地的道,要合于那道才会顺成,并不是你成功的做了某事,而是其所自成,你只不过顺其道而行之。第二不自大,我们不过是造化里的一个极微的一个小小的东西,一定要合于道而返于真道,也就是对于道体的求证,所谓的悟道,佛教里的自觉抑或是觉悟。就是溯源返本,当明白了道体,也就澈万法缘得到了,做人做事在也不稀里糊涂。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什么是德呢?天有四时之序,以运寒暑,风雨雷电,滋润万物,是天之德。动植飞走,各安其所,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

因天地之德,使万各得所需,是谓大德至广。说”君子成人之美“是谓有德,夺人所爱是谓无德。天地之所以是天地,因其有德成就万物,因此效法天地之德,以成万物所欲。也就是说你有多大的德就能成多大的事业。

你内心狭小的不容半点,注定无成,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有利于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来。因为你的行为不合于道德,亦不能快乐自在。

有阿弥陀佛成就西方世界佛土,因其大愿大德而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之佛土,以化有求佛成道众生,这就是大德大事业。而非营营苟苟的一己私利的营生。我们不管生意多大,只能称作营生,而非事业。

事业一词,出自易经,哪天有感,专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个德与我们有什么用呢?说的功利一点,老话说“舍得”有舍而后得,钱想自己捞,不想别人,你觉得,会得到人助吗?人助都得不到,会有天助地帮吗?

对于修行人来说发大愿就是立大志修大德。所以出家人没有大志不是大丈夫,说句泄气的话,是无法成道的,所以老话说,“秀才孔子之罪人,和尚佛之罪人”往往学圣人之教者,却在败圣人之道,修行人以此为戒,当精进修行。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天不分贵践,无所不包,地不分美丑,无所不承,天地之仁,使万物生成没有偏好,无一物不获其生。效法天地之仁,利益万物,包容万物。仁者,人之所亲,体恤孤寡,周济困苦,是谓慈惠之心。乐而同乐,见苦身受是谓恻隐之心。人人都愿意亲近仁者,如同万物都愿亲近天地。

“义者,从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合天地之理者义,顺应此理,而决断是谓行义,老话说“替天行道”。因此扬善止恶就是立功立事了。自我修行,就是时时检查自我的身心行为,是否合于道德,有过失便斩断,这就是义,改掉不犯就是立功,合起来叫做功夫。时时做功夫就是修养。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子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圣人七十时做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一念一言一行,都合于道,这是修养的功夫,不是理论上的,我们的文化必须要在身心上修证,要不然,理是理,事是事,空口说白话,毛用没一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犯这样的毛病,说到做不到,吹起牛了来,一二三,做起事来三二一。说礼就是规矩,根据前面的道德仁义,生成规矩,使自己行端表正。儒家讲“君子慎独”,如同老话讲“人前防口,人后防心”,一个人的时候也要防止身心行为不端,做修养的功夫,不可荒废,只能精进,等功夫成了,就像孔圣人那般自在,庄子那般逍遥。

在下,不成熟的废话,诸位不要相信,一句话也不要相信,如果有兴趣了解,请看原著,重要的话再说一遍,看原著,读圣人书。我中华大地,宝藏丰富,身为中国人岂可空过。愿三界修行人,当时时精进,快快成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jj/12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