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蝙蝠携带如此多危险病*而自身却不致病

蝙蝠大约有多种,占所有哺乳动物物种的四分之一左右,它们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我国的蝙蝠大约有种。蝙蝠常与吸血*、*屋和恐怖故事相联系,实际上,这些会飞的哺乳动物对人类极为有益。以血液为食的蝙蝠仅有3种,70%的蝙蝠以昆虫为食,包括苍蝇、蚊子、甲虫和蟑螂等,每只蝙蝠一晚能吃掉体重一半的昆虫,它们在消灭害虫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蝙蝠还能给许多树木、水果(香蕉、芒果等)、花朵和仙人掌授粉,没有蝙蝠授粉,许多植物将无法生存,很多美味的水果将消失。人类还运用蝙蝠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雷达。

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

当谈到病*时,蝙蝠携带的许多病*对人类却是致命的。蝙蝠是众多病*的理想宿主,携带60多种人畜共患病*。已知蝙蝠携带狂犬病病*、亨德拉病*和马尔堡病*,还可能是埃博拉病*和尼帕病*的原始宿主。马尔堡病*和某些埃博拉病*株可以杀死90%的感染者,印度爆发的尼帕病*,十八个感染者中只有一人幸存了下来。SARS是由蝙蝠冠状病*引起的,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很可能也来源于蝙蝠。数百甚至数千只的群居生活,使得病原体容易在蝙蝠之间传播。

COVID-19病*GettyImages

为什么这些致命的病*对蝙蝠不起作用呢?这与蝙蝠的飞行有关,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细胞会分解、释放一些废物DNA。哺乳动物(包括蝙蝠)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些DNA,认为是病原体的入侵,启动免疫炎症反应。在进化过程中,蝙蝠丢失了一些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导致免疫系统反应减弱。减弱的免疫反应使蝙蝠在免疫系统不过度激活的状况下保持足够的防御能力来抵御病*。人类免疫系统则可能对这些病*产生过度反应,甚至诱发炎症因子风暴,导致死亡。另一方面,飞行中的蝙蝠体温可达40度,对于许多病*而言这并不是理想的宿主环境,只有能耐受高温的病*才能在蝙蝠体内存活下来,这对于人类而言则是个坏消息,这些强大的病*可以耐受人类的高烧。

中华马蹄蝠

农业、旅游业、采矿、建设活动等对蝙蝠栖息地产生了严重破坏,人类向丛林进*导致与蝙蝠的接触增加。在马来西亚,商业化的养猪场建在蝙蝠居住的森林中,导致人类第一次通过猪爆发了尼帕病*。世界上很多地方,因食用或药用的需求,大量的蝙蝠被捕杀。过去十年中,一种称为白鼻综合症的真菌传染导致美国东部和加拿大超过万只蝙蝠死亡,蝙蝠是北美最濒危的陆地哺乳动物。

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人类不断侵犯动物的生存空间,破坏地球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后,势必会吃到自己种下的恶果。人类在地球面前是脆弱的,地球不需要人类去拯救,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善待蝙蝠、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wh/12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