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蝗灾时,为啥百姓宁可饿死也不吃蝗虫

众所周知,人间有四害,分别是苍蝇、老鼠、蟑螂、蚊子,这些昆虫会对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大家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消灭,从而建设美好家园。但是你们知道吗?除了它们4个之外,在古代还有一种昆虫,不仅会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生命危险,它就是蝗虫。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蝗灾,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俗话说祸不单行,蝗灾通常都是伴随着旱灾发生,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在双重打击之下,日子简直是苦不堪言,真的是揭不开锅。蝗灾拥有着超强的破坏力,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在田里劳作一年,黑压压的蝗虫只需几分钟,甚至是十几秒,就能毁于一旦。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不解:我们中国人“无所不吃”,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走的,哪个都可以起锅烧油,如果把蝗虫当成下酒菜的话,然灾害不就解决了吗?或许我们都低估了古人们的智慧,他们虽然没有发达的科技,但这一点一定也能想得到,之所以宁可饿死也不吃蝗虫,都是有原因的。

有专家解释称,古人心智相对比较闭塞,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总是会与*神联系到一起,就比如蝗虫,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惹怒了蝗神,于是便修建蝗神庙求原谅,经常前去烧香供奉,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而蝗虫则是蝗神派来的使者,别说吃了,不跪地求败就已经不错了。

再者当时人们也不清楚这种昆虫能不能吃,到底干不干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走在御花园里解闷,看到满园子的蝗虫,抓住一只便塞进了嘴里,众大臣赶忙劝阻,称蝗虫会伤到龙体,结果李世民却说:“朕知道,朕就是希望这些灾难就都到朕一个人的身上,莫要再害百姓了”。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当时百姓想要吃蝗虫充饥,也得抓得住啊,它们以扫荡的形式出现,飞得那么快,哪能抓得住呢?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也表示:不吃就对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a.com/jkwh/12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